
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由中國提出並得到美國支持的決議,敦促富裕發達國家消除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確保它們有平等的機會使用和從人工智能中受益。
週一批准的這項決議是繼3月21日由美國主導並由包括中國在內的123個國家共同贊助的第一項聯合國決議之後採取的。它獲得了全球對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安全和可信”的國際努力的支持,以及所有國家都可以從中受益。
兩份非約束性決議的通過顯示,美國和中國在許多領域是競爭對手,但它們都決心成為塑造這項強大新技術未來的關鍵角色,並且一直在合作推進第一批重要的國際步驟。
這個形式裁決通過193個成員國大會以共識的方式通過,表明全球對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的領導力的廣泛支持。
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傅聰周一告訴記者,這兩項決議是互補的,美國的措施“更加普遍”,剛才通過的則專注於“能力建設”。
他稱這項中國提出的決議有140多個贊助者,“偉大而深遠”,並表示,“我們非常感謝美國在整個過程中扮演的積極角色。”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內特·埃文斯周二表示,中國提出的這項決議“經過協商,以進一步落實美國在三月份提出的願景和途徑。”
“我們與開發中和發達國家密切合作,按照好意加強文本,確保它重申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安全和可信,尊重人權,致力於數字包容性,促進可持續發展。”埃文斯說。
傅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極快,這個問題已經在非常高層次討論,包括美國和中國領導人。
“我們期待與美國以及世界上所有國家就這個問題加強合作,這將在各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他說。
然而,中國大使強烈批評了美國財政部6月21日宣布的一項提議規則,該規則將限制並監控美國對中國在人工智能、電腦芯片和量子計算方面的投資。
“我們堅決反對這些制裁,”傅說。中國認為這項規則不會“有助於人工智能技術本身的健康發展,並且將在延伸時刻根據人工智能的標準和規則劃分世界。”他呼籲美國解除制裁。
中國的決議呼籲國際社會“提供和促進公平、開放、包容和非歧視性的商業環境”,從人工智能的設計和開發到使用。傅表示,中國認為美國的行動沒有促進包容性商業環境。
美國和中國的決議都聚焦於人工智能的民用應用,但傅告訴記者,人工智能的軍事層面也非常重要。
“我們相信國際社會有必要採取措施,減少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危險和風險。”他說。
傅表示,中國正在積極參與日內瓦有關控制致命自主武器的談判,並補充說,一些國家正在考慮提出今年在聯合國大會上關於人工智能軍事層面的決議,“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支持這一倡議。”
美國和中國的決議都警示人工智能的危險,同時讚揚它在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全球人民生活方面的潛力。
美國決議承認“人工智能系統的治理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需要進一步討論可能的治理方法。該決議呼籲各國確保個人數據受到保護,維護人權,并監控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風險。
傅,曾於2018年至2022年擔任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表示北京提出這項決議是因為發達北方和發展南方之間的人工智能技術差距正在擴大。
他表示,中國還希望突出聯合國應在人工智能治理中發揮的核心作用,作為“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包容性的國際論壇。”
中國的決議解決“填補人工智能和其他數字領域之間和各國之間的差距”,並促進國際合作,包括向發展中國家分享知識和轉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