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月份消費價格下跌,經濟疲軟中保持平穩

北京(美聯社)— 中國二月份消費價格創下13個月來首次下跌,持續疲軟需求加上農曆新年假期提前影響。

國家統計局周日表示,二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較去年同期下跌0.7%。月度基準下跌0.2%,較一月份。

儘管許多其他國家正在應對通脹問題,中國的決策者們面臨著持平至下降價格的壓力,而且有可能發展成會拖累經濟的通縮螺旋。政府上週向其象徵性立法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布了一份年度報告,強調了需要增加國內需求和消費支出,但沒有公布任何戲劇性的新舉措來刺激經濟。

今年農曆新年較去年價格上漲0.5%,但與2024年的水平相比,上月有所下跌。

統計局的統計師董莉娟在一篇分析報告中表示,除了節日的影響外,上月指數上漲了0.1%。

這仍遠低於理想水平。上周政府年度報告提出了今年2%的通脹目標,但可能難以達成這一目標。消費者價格指數在2024年持平,上漲0.2%。

董說,除了農曆新年提前外,另外兩個因素導致了二月份價格下跌:天氣好轉促進了農業生產,導致新鮮蔬菜價格下降,汽車製造商也加大促銷活動以促銷銷售,降低了新車價格。

生產者價格指數,即商品的批發價格,在二月份下跌了2.2%,統計局表示。生產者價格的下跌幅度比消費者價格更為嚴重,給企業降低勞動力和其他成本帶來了壓力。

價格下跌既是消費支出疲軟的症狀,也是政府補貼鼓勵建設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和其他綠色能源產品的廠房大規模擴張的結果。

與美國爆發貿易戰可能會加重中國的經濟困境,其中包括持續的房地產市場危機,這對消費者信心造成了壓力。

政府部長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對記者表示,將繼續努力穩定房地產市場,並表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擴大就業將是“艱巨任務”。

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平表示,就業形勢出現改善跡象,但經濟復甦的基礎仍不穩定。

“總體就業壓力保持不變,”她說,指出人們在就業和增加收入方面面臨著困難。

房屋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泓表示,今年4.4萬億元(6000億美元)的特別地方政府債券中的一部分將用於購買已完工但未售出的房地產項目,轉換為可負擔房屋、年輕人公寓、員工宿舍等用途。

政府還將擴大老房子翻建計畫,包括將2000年之前建成的所有社區納入城市翻新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