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shion是一家自稱為“買後付款(BNPL)的Plaid”的Fintech初創公司,現已關閉。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Paul Kesserwani在LinkedIn上發文,宣布該公司將於2024年底結束運營。
Kesserwani在帖子中表示,“盡管推出了多款新的Fintech產品”,但Cushion“未達到維持業務所需的規模”。
成立於2016年底,總部位於舊金山的Cushion從Afore Capital、Flourish Ventures、Vestigo Ventures、Better Tomorrow Ventures和500 Global等投資者籌集了總計2160萬美元資金。
根據PitchBook的數據,它在2022年進行的最後一輪融資是在同年5月完成的,由Afore Capital領投的1200萬美元A輪融資。其2022年後估值為8240萬美元。
Kesserwani尚未對TechCrunch的置詢做出回應。
Cushion提供了一個消費者應用程序,從用戶的銀行帳戶中收集交易記錄,確定收取的費用,然後代表他們進行談判以獲得退款。Kesserwani在2019年告訴TechCrunch,這款應用程序設計為與消費者的利益一致,只收取退款款項的佣金。
在週四的LinkedIn帖子中,Kesserwani表示,Cushion已自動化銀行手續費談判,在10個月內達到了300萬美元的年收入,並處理了超過3億美元的BNPL貸款。他補充說,該公司隨著時間流逝已經吸引了超過100萬消費者,其中有超過20萬付費客戶。
Kesserwani寫道:“我用了8年以上的時間全力投入Cushion。儘管結果不如預期,但我們建立了一些推動行業進步的東西——我為此感到自豪。至於我,我對未來感到興奮。”
數據顯示,2025年有望成為初創公司關閉的又一個慘淡年份。去年12月底,另一家Fintech公司Bench突然關閉,幾天後被收購。
想要在郵箱中獲得更多有關Fintech行業的新聞嗎?立即訂閱TechCrunch Fintech。
想要提供消息提示嗎?請給我發郵件至maryann@techcrunch.com,或在Signal上給我發消息至408.204.3036。您也可以給整個TechCrunch團隊發送便條至tips@techcrunch.com。為了更安全的通信,請點擊這裡與我們聯繫,其中包括SecureDrop和加密消息應用程式的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