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想一下製造火箭發動機所需的零件數量。現在想像一下,為每個零件請求和比較報價,獲得批准購買最終選擇的零件,並追踪這些零件直到到達總部。它確實就像聽起來的那樣複雜 -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兩位兄弟的見解,他們剛獲得資金來更新硬件公司的採購流程。
就像許多初創公司一樣,Forge的誕生源於對業內過時工具的挫折。執行長Emir Sahmanovic曾在國防和太空公司L3Harris、Blue Origin和Stoke Space擔任機械工程師。而在這三家公司中,他都遇到了同樣令人惱火的問題: 真正獲得他們所需的零件。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我一直愈來愈感到沮喪。”他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說道。“實際上,硬件被拖延的問題是由每個人都在使用的軟件工具引起的。這使得每個人變得更加低效。”
他與他的兄弟Haris Sahmanovic合作,於2023年5月成立了Forge。這對兄弟加入了Y Combinator的2024年冬季班,而由Google的Gradient Ventures領投的這輪210萬美元種子輪包括YC和其他天使投資者參與。
Emir將當今的硬件採購流程描述為令人困惑、過於複雜並且浪費。在大型企業,通常將工程師排除在流程之外 - 採購請求被放入“黑盒子”中,他說 - 但他們也通常不知道其他團隊成員的採購訂單。
這很快會引發問題:想象一下,工程師A需要訂購一個零件,並且需要它準時到達以配合工程師B的時間表,所以他們支付了2萬美元的加急費用。但後來發現工程師B的零件會延遲。如果他們知道,他們本可以省下這筆錢和這個頭疼。
延遲也可能出於其他原因。工程師不清楚他們團隊的購買歷史或供應商能力,這可能導致對什麼時候、從哪裡訂購和什麼時候訂購的缺乏理解。
“這是浪費工程師的時間、供應鏈團隊的時間,也是公司的浪費。” Emir說。
許多現有的採購工具只是用來存儲數據,但並不是所有工作都在那裡進行:所有的工作都是透過電子郵件鏈、電子表格和PDF進行的。這並不是標準化。Forge的系統使用AI模型來分析供應商的回應 - 無論報價是以電子表格、文字電子郵件還是PDF的形式 - 並將該信息集成到其平台上。
因此,公司不需要供應商採用Forge才能使其運作,這是阻礙其他標準化嘗試的障礙。Emir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核心價值主張”。 “你永遠無法讓[供應商]採納它,因為他們有20個不同的客戶。他們不會為所有20位客戶學習20種不同的工具。”
工程師還可以根據公司的需求制定自定的工作流程,這對於大型相對於小型公司特別重要。Forge的軟件不僅包括訂單跟蹤,還包括需求管理、購買工作流程、報價比較以及供應商的自動入職和績效跟踪。
Forge已經有付費客戶,這兩兄弟計劃利用種子融資來吸引更多客戶,透過改進產品和擴大他們的(兩人)團隊。